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

認 識 溯 溪 活 動

行 到 水 窮 處

「晉太元中,武陵人,補魚為業,緣溪行,忘路之遠近:忽逢桃花林,夾岸數百步,中無雜樹,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﹍」這原是隱逸詩人陶淵明心中虛構的美麗夢土-一個與世隔絕的神秘桃花源。

在今日,避世的樂園或許難尋,但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的美景,於溯溪的過程中卻常可領略,而每一個幽暗曲折的溪流轉彎處,總也蘊藏著無限的希望和驚喜。

事實上從天然的地理環境而言,台灣可算是溯溪愛好者的天堂。台灣山脈多陡峻,幼年期的河谷地形侵蝕作用發達,並加以溪谷在很短的距離內切割入海,造成獨特的V形峽谷景觀。高聳的山峰孕育出壯觀瑰麗的瀑布,陡峭的岩石奔騰著湍急多變的溪澗;急流、飛瀑、綠峽、碧潭,這些迷人的自然景緻,交織出令溯溪者流連的夢幻場域。

【溯溪史記】

儘管擁有如此豐富瑰麗的溪谷資產,台灣的溯溪活動卻是晚近才慢慢發展開來的。溯溪最早源於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區,登山者循著冰河源頭攀上峻險的高山,累積出攀登的經驗,而在沒有冰河的日本,因只有急湍的溪流山谷,反而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攀登技術,並成為溯溪王國。台灣最早的溯溪文獻記載,則首見於日據昭和年間,沼井鐵太郎在「台灣山嶽」的一篇「大屯火山彙登山論史」,其中提及於大屯火山系之溯溪記錄,距今已有七十餘年餘,但參與溯行者少,僅屬零星點綴。台灣光復後,七Ο年代引進岩攀方式,至七Ο年代末期進入高山岩攀的盛行時代,而遲至一九八二年,日本大阪草鞋會及大阪山の會來台溯行沙里仙溪和楠梓仙溪,引進高山溪谷攀登,刺激台灣登山界掀起一股溯溪熱潮,現代溯溪運動才真正興起,此後在國內有心人士持續推廣下漸成風氣。


「溯溪」,簡單的說就是沿著溪谷,逆溯到溪的源頭,其行程不受時間限制,路程多寡不定,踩著清流碎石,緩步走入清幽寧靜的溪谷中,不知不覺往上游走去,這就是溯溪的開始,亦稱為溯溪入門。而克服一切岩壁峽嶂,穿越無數急流深潭,再上稜線登頂,依山徑路線而下,就是所謂的「完全溯溪」。是一項可以結合登山、攀岩、露營、游泳、繩索操作、野外求生、定位運動、賞鳥等綜合性技術的戶外活動。

【水窮處的閒情】


溯溪的樂趣何在?蘭亭集序中有這樣的詞句:「此地有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,引以為流殤曲水,列坐其次,雖無絲竹管弦之盛,一觴一詠,亦足以暢敘幽情」正恰如其份的描繪出溯溪者的逸趣所在。台灣溪谷之美最引人入勝的魅力,莫過它氤氳著神秘氣氛,兩岸參差蔭鬱,峭壁飛瀑洋溢著原始的芬芳氣息,溪谷中的寧靜和涼爽感更是最高的享受,即使春風不吹,人也會陶醉在這涼意舒坦裡。一路上因攀爬而產生的疲累,都能藉嬉水而一掃而空,選擇一處平坦的溪床,觀察悠游於溪裡的蝦、成群的苦花和溪哥魚。


三五好友在翠綠山色,歡暢的蟲鳴鳥叫下,品茗聊天聆聽潺潺流水聲,消遙竟日,享受美好的悠閒時光。而且在闊葉林包圍覆蓋的溪谷飽含芬多精、飛瀑激流又蘊藏豐富的陰離子,不僅是難得的天然健康養生之道也讓人沁心舒暢。非但不受季節限制,且四季各有風情。


溯溪樂趣雖多,卻也不乏危險之處,尤其溪流地貌、河道常改變,此外豪雨、山崩或地震都可能發生,因此在溯溪前一定要有週密而萬全的準備,並運用不同的技術和裝備,才能順利到達目標。當然初學入門者,建議最好先參加專業的溯溪團體或訓練營,跟隨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,以確保安全。

盛夏在炎炎暑意中,登高怕流汗、戲水曬太陽,鑽入溪谷溯溪正可兼具山水之樂,何不呼朋引伴,一起遊目騁懷,快意於山水叢林中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